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13章 确立新政

所有人都大概讲述了一下各部各门的大致情况,苏哲也大致了解了,接下来就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了。

苏哲认真听报完毕,随后道:“好,既然汇禀完毕,那按照适才顺序提出遇到的问题吧,大家一起议议,看如何解决。”

李正率先站起来,说道:“现今吏部面临的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官吏短缺问题,所以臣提议陛下开恩科,广取学士。”

“准,责令礼部全权筹备今年科举事宜。”

徐敬堂起身领旨:“臣遵旨。”

苏哲端起茶杯喝了一口,道:“徐尚书,科举策论题目以上次你们考校为范本,朕需要的是能干实事的官吏,不需要溜须拍马的酸秀才,明白吗?”

“微臣明白。”

“李爱卿,还有何问题吗?”

李正这才继续道:“陛下何时召见各州主官?”

苏哲闻言沉吟片刻,道:“明日大朝会后吧,哦,还有那个兵部尚书,你那个各州守备也是如此安排。”

洪潜起身言喏。

“陛下,还有就是对于各州县官吏辞官罢职现象如何处理?”

“这个明日朝会上再议,涉及到新部门。”苏哲对这个问题早有准备,摆手道,“还有吗?”

李正摇头坐下,于是欧阳庆起身问道:“陛下,大汉赋税制度如何确立?”

“朕明日会给你一些参考,户部照着参考制定赋税即可。”

本来赋税制度是户部官员们制定的,但是上次对于欧阳庆的修定赋税法的提议驳回了,主要是苏哲了解过东洲大陆各国盛行的赋税制度。

都太繁杂臃肿了,各种苛捐杂税,加上地方官的私立名目,对农民的负担太大了。

于是苏哲就打算借鉴中国古代算是封建时代最实用的一条鞭法和摊丁入亩,结合东洲大陆实际情况,制定一套最适合的税赋制度。

“陛下,大汉户籍和财政制度呢?是否需要重新制定?”

“不用,这些沿用前朝即可。”

新政初定,不宜改动太多,况且现在本就官吏紧缺,过多任务政事分派下去恐怕会出乱子。

“臣遵旨。”

见欧阳庆坐下,徐敬堂起身,只问了一个问题:“陛下,各国使团何时接见?”

“明日晚上,朕在宫中设宴群臣并接见各国使团。”

“喏”

紧接着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